早期牙齒矯正何時開始做? 拔不拔牙矯正怎麼看?

#早期矯 正#牙齒矯正 #隱適美 #隱形矯正 #不拔牙 #口呼吸

「牙齒矯正不只是將牙齒排得整齊而已,甚至跟全身健康有關。以長遠健康的思維來思考牙齒矯正治療這件事,是我的理念。」

不少家長帶孩子看牙時,常會焦慮地問:“醫師,我們家孩子牙齒好亂/暴暴的,有點戽斗/下巴小小的,怎麼辦?到底該什麼時候開始做牙齒矯正比較好?””曾經去諮詢過其他的牙醫師,但他們說要等牙齒長完才能做,但我看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,怎麼辦?

少子化的現代,每個家長都深怕自家寶貝錯過矯正的黃金時期,到底長大再做矯正是否來得及?

在我執業的二十幾年時間,對於孩子的最佳矯正治療時機,牙醫界有很大的變革,大約在十年前,的確還是以孩子恆牙都換完再做矯正為主軸,原因是現代的牙齒矯正技術的確可以克服絕大多數的難題,等孩子都換完牙後再開始矯正,可以明確知道及解決所有的問題,縮短矯正治療時間(不需等待恆牙生長),但這樣的矯正概念完全是以牙齒為思考主軸,空間缺少就以拔牙來解決,忽略了錯誤的環境因素對於牙齒排列的嚴重影響。

早期矯正在近十年間以為多數矯正醫師認同,整個的治療思維已納入了口腔的整體環境與發育潛力的完整考量,如果治療時間得宜,可以大大減少矯正需拔牙的可能性甚至正顎開刀的需要,也可創造孩子更健康的口腔,顏面,呼吸道健康。

所以,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來了解孩子早期矯正牙齒的最佳時機考量,以及我在訂定矯正計畫時對於每個發育時期會注意的重點。以下就依牙齒的生長分以下三期來討論吧。

《完全乳牙期》還沒開始換牙,大約中大班也就是5-6歲的年紀,口呼吸、打呼是注意關鍵

這個階段的小朋友,如果已開始出現一些家長認為需要矯正的問題,就可以帶給醫師評估是否有早期矯正治療的需要了,如果您家的孩子牙齒排列跟下列圖片相似,都可以詢問醫師專業建議:

另外還有要特別注意的情形是:鼻子過敏的孩子常習慣用嘴巴呼吸(口呼吸),這種孩子睡覺常伴隨打呼,或者你常看到他們平時嘴巴是開開的,這種口呼吸的習慣會嚴重影響健康跟發育;因為此時孩子的骨頭正在快速生長,骨骼的型態會明顯受到功能誘導,目前已確知口呼吸會讓孩子的臉形變成”長臉症候群”,嚴重影響美觀及牙齒排列。此時的矯正重點,在於改正孩子的錯誤呼吸習慣,及擴張顎弓幫助呼吸道較通暢。

接近換牙,但乳牙過於整齊都沒有縫隙的孩子,未來當他萌發恆牙時,會因為口腔空間不足而讓恆牙排列紊亂,我們可以藉由刺激上下顎骨發育,來預先避免這個問題。
這個階段的孩子,最大的優點是骨骼可塑性高,改變速度快,但另一個問題是較難溝通與控制,動機薄弱,配合度不佳。如果家長願意積極協助孩子培養正確習慣,也覺得小朋友好溝通,有配合意願,就可以透過錯誤習慣矯正及簡單的口內裝置配戴來治療,只要問題不是非常嚴重,早期矯正的介入,未來很有機會不用再做牙齒矯正呢!

早期矯正的患者中,我曾治療過最小的孩子是幼稚園中班,當看到這麼可愛的孩子可以改正口呼吸的習慣,也從害怕看牙變成喜歡來門診,真是最大的成就感了。

《混合齒列期》約6-7歲左右會萌發第一顆恆牙,到全部乳牙換完為止。

在這個乳牙和恆牙並存的年紀,有個很重要的生長高峰期,有四個情境,我認為此時早期矯正介入很重要:
1. 這個牙齒排列會惡化之後的牙齒或骨骼發展。
2. 有輕微的骨骼型態及牙齒大小落差。
3. 不良的功能習慣。
4. 先天缺牙的空間再規劃。

1. 這個牙齒排列會惡化之後的牙齒或骨骼發展:
此狀態最典型代表是前牙錯咬。從單純的單顆錯咬到前牙四顆錯咬均建議早點評估。
前牙錯咬除了讓孩子美觀有明顯影響外,還會讓錯咬的牙齒牙周創傷,下顎骨生長歪斜,長期錯咬牙齒磨損等問題,早期矯正的介入除了改正並不困難外,還會讓後續所有複雜問題不發生(後面產生的問題常是很難解決的),對孩子一輩子的口腔健康是有關鍵性的貢獻。


2. 有輕微的骨骼型態及牙齒大小落差:
牙齒的大小是遺傳基因決定的,骨骼的大小型態也是(若不考量環境功能因素),牙齒與骨骼的大小若搭配得剛剛好,孩子的牙齒排列就會整齊漂亮。但若孩子遺傳到爸爸的大牙齒,媽媽的細緻瓜子小臉,其牙齒的排列就只能用擠得你儂我儂來形容了。若是相反,就會變成保持距離,各自為陣了。
台灣現在的孩子大多面臨空間不夠的情境,就是骨骼與牙齒大小相較較小,如能趁此骨頭生長較有彈性與潛力下進行顎弓擴張,就能幫孩子順利創造讓牙齒整齊排列的空間,大大減少之後矯正需要拔牙的可能性,畢竟能保有自己的自然牙是十分珍貴的。但此狀況,僅限於骨頭與牙齒大小落差較輕微的狀況,
除了牙齒大小落差外,還有另一個常見的狀況是上下顎骨的大小落差,若下顎骨較大就會呈現出戽斗,上顎骨較大就會表現為暴牙。若兩者的落差不會太大,此時期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黃金時期,因為順著孩子的生長高峰,有效運用工具讓發育較差的骨骼促進生長,就能減少上下顎骨的表現落差。

隱適美隱形矯正在2019年開始接受混合齒列的治療,暴牙小下巴最常用運用擴弓及隱適美的MA下顎前置誘導裝置,來幫助下顎骨的生長。而反向面弓是最常用於戽斗的狀態,幫助中顏面部發育較差的孩子。選擇這個時期早期矯正,因為處於骨骼發育期,在臉型調整上可以獲得很大改善。
雖然骨骼的大小是由基因決定,後天恰到好處的介入的確能減少表現的嚴重度。但若是與正常值落差極大的表現,也只能期待在生長發育後的成熟期用開刀來解決了。

3. 不良的功能習慣、口呼吸是大宗:
台灣這五年來矯正界最夯的主題應是由MPC所帶來的肌肉功能訓練風潮。家長對於不良習慣的認知,最明顯的應是小朋友吸奶嘴或手指了,只要這些不良癖好超過時間,就會對孩子的齒列產生明顯的嚴重影響,因為這是大人明顯可見的,所以很容易發現問題介入制止或治療,但目前有一項非明顯可見的因素,就是口呼吸。
現在整體空氣品質不良,台灣的過敏兒比例很高,若孩子小時候常常鼻塞,很容易就養成口呼吸的習慣。生長期牙齒的排列位置,是由舌頭及嘴唇、臉頰來共同界定的,若嘴唇這個屏蔽消失功能,舌頭推力卻還在,牙齒的排列就會產生問題,我們將口呼吸常會創造出來的臉型命名為”長臉症候群”。
一開始孩子嘴巴不閉合,導致牙齒往外暴出,牙齒一但外暴,就讓嘴唇閉闔更不易,口呼吸更難改善。這個雞生蛋,蛋生雞的問題,讓臉型與牙齒排列越來越糟,為了打破惡性循環,此時的早期矯正介入是非常重要的關鍵,若等到青春期後再矯正,就只能針對牙齒排列來做了,常常需要拔牙介入,相當可惜。


4. 先天缺牙、多生牙的空間規劃:
在做矯正諮商時,我們一定會拍一張環口X光片,此時可以篩檢出孩子是否有多生牙或先天缺牙。我遇過一個三年級的孩子,先天缺了七顆牙。媽媽聽了真是晴天霹靂,因為孩子的乳牙完全正常。早期發現在醫療上能做的是配合恆牙的生長時間,對於現存的乳牙做一些修磨、提早拔除等,誘導恆牙生長到我們安排較好的位置,讓孩子的臉形、未來需植牙的顆數可以減少。
針對多生牙的問題相對單純,就是確認拔除時機,減少多生牙對於恆牙齒列的影響。如果拔除時機適當,常常可以免除需要矯正的可能性。

《完全恆牙期》大約十二歲到二十歲以下的青少年時期,不拔牙矯正最後關鍵期

此時期,恆牙更換完畢,骨骼也發育的差不多了,基本上不會再被換牙影響而有其他太大的變數,可以快速有效的讓牙齒排列整齊,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愛美的青春期,會有很強的意願配合矯正治療來改善自己的美觀。但此時的矯正,對於顎骨的誘導生長效果較有限,所以矯正的主力很多就會放在牙齒上了。
在這時期,我們最常面對的問題是:「需不需要拔牙做矯正?」關於這點,我在開始矯正前會針對孩子的整體條件做綜合評估,他的主要訴求、客觀臉形、骨骼發育、牙齒排列、舌頭大小及呼吸道寬窄等,以此分析拔牙矯正的利弊及可以達到的效果。此時期的孩子,如果治療計劃設計得當,一般治療時間是短於成人的,因為他們的骨骼相對較有彈性與潛力。

隱適美隱形矯正是這時期孩子很好的選擇,不管是繁重的課業壓力,美觀需求,舒適度,我都很推薦隱適美隱形矯正,可以讓這個年紀的孩子在較輕鬆的狀況下完成治療。這部分,接下來我會專文介紹。

以上的分析,希望各位看了能對需不需要早期矯正的介入有初步的了解,當然,最重要的還是帶給專業的牙醫師評估,方能在最適當的時機幫助到孩子。